《不需要题库 原创解题思维新思潮席卷校园应试教育?》
正文:
考试季悄然临近,学生党们有的在疯狂刷题,有的在焦虑地寻找解题妙招。为了帮助学子们更高效地掌握选择题的答题技巧,近日一种全新的解题理念——“点题拆解法”走红校园。
“点题拆解法”是什么?它指的是在解题之前,不仅要看清题干,更要从题目的关键词中挖掘出隐藏的提示。例如,题目问“下列哪个城市位于长江以南”,如果你先不急着看选项,而是找出“长江以南”这一关键词,便相当于是找到了解题线索。
除了关键词拆解,另一种被学生们奉为“利器”的方法是“代入法”。假设题目是“某商场在周年庆时采取了一种只放一次某某品牌的折扣活动,这种策略最有利于建立品牌:A、形象;B、认知;C、忠诚度;D、购买力”。传统解题中,学生可能会犹豫是选“品牌形象”还是“品牌忠诚度”,但若代入选项,发现品牌忠诚度需要长期策略支撑,与“放一次”的快消折扣不符,这项策略更偏向于当下的“品牌形象建立”。
还有一种技巧叫做“反向思维法”,适用于一些推理型题目。比如,当题干说“除了南极洲,下列哪个洲没有永久冰层?”时,若将所有选项拼图重新排列,自己反向猜测答案选项,则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。
一位参加全省数学竞赛的选手小李说:“这些方法虽不新鲜,但坚持用的话,我不仅解题速度提升了一倍,还少犯了不少低级错误。”
现在,越来越多学生开始尝试告别题海战术,用思维的方法来应对题目,选择题的“战斗”才刚刚开始。
结语:
也许,下一步不是怎么解题,而是“解题的人”该如何面对题海战术和应试焦虑。解题不再仅仅是为了分数,更是为了思维的开启与方式的变化。在这个新时代,解题和人生的走向,或许只是一步之遥。
——记者报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