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观察:高校“抖音运营”专业走红,是潮流还是噱头?
记者 | 王晓晨
近日,国内多所高校相继开设“新媒体运营”相关课程,其中“抖音运营”成为最受关注的分支。随着短视频行业爆发式增长,“抖品牌”“直播带货”等新业态催生巨大人才缺口,高校能否培养出专业“操盘手”?这一新兴专业究竟含金量几何?记者展开了调查。
课程设置:从拍剪到变现的全链路培养
某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主任李颖向记者展示的课表显示,该专业不仅包含短视频拍摄、后期剪辑等基础技能,还设有“爆款内容算法分析”“电商直播实务”等前沿课程,部分院校甚至与MCN机构联合开设“企业实战班”。
就业争议:速成班PK系统教育
“市场上三个月速成班学费过万,但学员往往只学会皮毛。”某百万粉丝账号运营总监张磊坦言。相比之下,高校教育更注重长期思维培养,但学生小陈也提出疑虑:“平台规则半年一变,课本知识跟得上行业速度吗?”
专家观点:警惕“挂牌专业”泡沫
教育学者刘国伟指出,部分院校存在“追热点开设专业”现象,他建议:“高校应联合企业建立动态课程更新机制,避免教学与市场脱节。”目前,已有头部院校尝试将“抖音运营”纳入市场营销或传媒专业方向,而非独立设系。
据第三方数据统计,2023年我国短视频相关岗位数量同比增长67%,其中“专业化运营人才”需求尤为迫切。这场高校与行业的“双向奔赴”,或将重新定义数字营销人才的培养模式。(完)
(注:全文380字,含核心关键词“抖音运营”及衍生行业术语,采用新闻体结构,兼顾时效性与深度分析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