抖音文创"非遗守护计划"引热议:流量赋能传统文化是出路还是消耗?
近日,抖音文创发起的"非遗守护计划"在业内掀起讨论热潮。该活动联合景德镇瓷器、苏绣等12项非遗技艺,邀请达人通过短视频"带火"传统手工艺,两周内相关话题播放量突破8亿次,但随之而来的"商业化过度""文化浅层传播"等质疑声不断。
记者调查发现,某苏绣大师直播间单品销量暴涨300%的同时,平台9.9元"非遗同款"仿制品的销量达到正品百倍。文创运营负责人李明回应:"流量是双刃剑,我们正建立非遗认证体系,下一步将重点扶持精品内容。"
文化学者王芳指出:"短视频降低了非遗传播门槛,但需警惕文化符号被稀释。平台应建立更深度的内容合作机制,而非止步于碎片化展示。"目前,抖音文创已宣布投入1亿元成立非遗传承基金,这场流量与文化的碰撞将如何演变,本报将持续关注。